2023国际竹业品牌博览会暨第四届中国(宜宾)国际竹产业发展大会明天开幕!
秋风起,万顷波涛绿浪涌
迎盛会,戎州大地发展新
9月6日至9月8日
2023国际竹业品牌博览会暨
第四届中国(宜宾)国际竹产业发展大会
将在宜宾举办
三江六岸随处都能感受到
盛会将至的热烈气氛
宜宾作为全国十大竹资源富集区和川南竹产业集群的核心区域,现有竹林面积334万亩,占四川省竹林面积的18.2%。2022年全市竹产业综合产值达353.5亿元,居四川省第一位。
竹产业
作为宜宾的绿色、生态、富民产业
如何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助力自身发展腾飞?
答案
写在长江首城竹海间
立足竹资源
量质齐升大发展
一竿翠竹,如何撑起一方经济?
宜宾规划先行:立足竹资源优势和发展基础,出台《加快发展竹产业的意见》《竹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意见》,制定《竹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竹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构建起“一海两区三带五园”发展格局。
“一海”即以蜀南竹海、僰王山、仁和百竹海为核心的蜀南大竹海;“两区”即竹产业重点发展区、竹产业协同发展区;“三带”即乌蒙山竹产业带、长江竹产业带、宜长兴竹产业带;“五园”即翠屏区长江竹产品科技园、南溪区裴石竹浆纸工业园、兴文县太平竹产品加工园、江安县阳春竹浆粕竹纤维产业园、长宁竹加工产业园。
8月31日早上,在宜宾竹产业重点发展区的长宁县龙头镇龙头村,竹农们在连片的竹林里挥刀砍竹,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村上竹林面积约11000亩,经过近两三年的丰产培育,村上已经形成3000亩左右的示范林。”龙头村村委会副主任陈宗兵介绍,竹林经过集中的丰产培育后,竹材亩产从以前的2吨,增长到了2.5吨到3吨。为提高竹林质量和竹林经济效益,今年,龙头村还试点打造了500亩笋材两用林,在不伤害竹材的基础上,每亩竹林可以多挖竹笋100斤左右,按市值估算,竹农每亩竹林还可净赚200元。
除了笋材的产值收益,龙头村硬头黄竹林菌复合示范基地产出的鲜竹荪蛋和大球盖菇也为竹农带来了红利。自2022年基地建成投产以来,种植面积超450亩,已产出鲜竹荪蛋及大球盖菇45万公斤,实现产值600万元。其中,群众增收54万元,村集体通过土地流转实现收益13.5万元。
龙头村的竹林规模化经营,是我市立足竹资源、抓好竹资源培育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宜宾以长江、金沙江、岷江及其主要支流沿岸宜林荒山荒坡为重点,大力推进以竹为主要树种的国土绿化,累计新增竹林21.5万亩。同时,开展竹林规模经营和示范基地引领行动,建设现代竹产业示范基地113.83万亩,在此基础上,部分基地还通过“村资公司+专合社+农户”等发展模式,采取林药林菌和林下养殖等立体经营模式,提高综合经营效益,多方共赢。
宜宾市林业和竹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继续高标准培育现代竹林基地,力争到2025年建成现代竹产业示范基地150万亩,实现竹林量质齐升。
奋进新赛道
做全做强产业链
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宜宾紧紧抓住“以竹代塑”“森林粮库”两大风向,突出发展竹浆纸、竹纤维、竹食品、竹文旅四大特色优势产业,奋进绿色环保新赛道。
“充分发挥竹产业龙头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先进的制浆工艺技术,最大程度地把竹资源优势转化成企业的经济优势,实现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经济发展、环境友好的多赢局面。”宜宾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宜宾纸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主要生产原纸系列产品,本色浆、白色浆等浆板系列产品以及纸杯等消费系列产品,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出口多个国家。目前公司年用竹量约120万吨,年带动竹农增收7亿元。
谈及公司规划,宜宾纸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将依托宜宾竹资源优势,大力实施“竹浆纸及制品一体化”发展战略,按照“规模适度、特色鲜明、有竞争力”的产业发展理念,通过科技赋能,聚焦竹资源和竹纤维领域关键技术的创新研究,实现能源资源的高价值综合利用,同时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同样依托宜宾竹资源优势,竹食品也是我市竹产业中重要一环。竹酒、竹纤酥、即食笋尖等“宜宾造”食品深受市场青睐。“长宁长裙竹荪”“长宁苦笋”“兴文方竹笋”等国家地理标志品牌,“宜宾竹笋”等区域性公共品牌也越来越受消费者认可。
“公司主要从事竹食品研发、加工、销售。”长宁县鑫益食品有限责任公司2019年入驻长宁竹加工产业园(双河竹食品产业园区),该公司负责人陈伟介绍,产品主要分为竹笋即食和预制产品两大类,预计今年产量为5000吨、全年营收6000余万元,上半年已实现2800余吨。因市场前景广阔,公司计划扩大生产规模,目前正在进行普工招聘。
长宁县双河镇副镇长、长宁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唐密表示,双河竹食品园区规划面积为1.02平方公里,目前园区入驻企业9家,8家正式投产,2022年实现产值近5亿元。下一步,园区将围绕竹资源绿色食品精深加工产业,逐步形成集竹食品加工、竹食品交易、竹食品技术研发及其他竹类加工产业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发展功能区和川滇黔竹笋加工一体化集散地。
在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协同并进的宜宾竹产业布局中,全市现有竹加工企业408家。竹产品涵盖竹建材、日用竹制品、竹家具、竹纤维、竹饮料等十大系列千种以上品种,应用领域涉及生产生活方方面面。
在竹文旅方面,宜宾充分做好“竹业+”文章,已建成竹生态旅游景区17家,蜀南竹海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形成以江安竹簧工艺为主的竹旅游商品上千种,以蜀南竹海全竹宴为代表的10余类上百种竹餐饮菜品;建设了龙头山竹生态文化主题公园、高桥竹村等一批竹文旅重点项目。
从竹资源培育到竹子精深加工,再到竹文旅融合,宜宾走出了一条竹产业全链条之路。
携手向未来
引智聚才谱新篇
以竹为媒、以竹会友。
自2018年“宜宾竹”首次亮相世界竹藤大会以来,宜宾已先后三次成功举办国际性竹产业博览会。盛会已成为思想碰撞、展览展示、投资促进、深化合作的重要平台。
业内人士认为,国际性竹产业博览会在宜宾的成功举办,更让世界看到了“宜宾竹”和宜宾发展潜力,来自各地的企业家、专家学者愿意将事业布局到宜宾、把研究成果转化到宜宾。
近年来,宜宾加强与国际竹藤组织、中国竹产业协会、中国林科院、浙江农林大学等行业协会和高校院所的合作,共同为宜宾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把脉定向。宜宾林竹产业研究院(以下简称宜宾竹研院)应运而生。
宜宾竹研院作为我市林竹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2020年1月正式授牌运行。宜宾竹研院采取“职能部门+创新平台+首席专家+科研团队”模式,聘请、引进多位国内竹产业知名院士、专家领衔组建竹现代培育、竹纤维开发利用、竹食品加工、竹林风景线、竹文旅融合等创新团队,由市竹产业专项资金保障科研项目投入,主要围绕宜宾乃至成渝地区竹特色优势资源和竹产业发展“卡脖子”技术难关,开展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攻关,已实施创新研发项目20余个。其中竹酒、竹纤酥等研发成果已成功转化落地,实现产业化示范。
围绕“竹”下功夫,宜宾竹研院联合重庆市林科院、四川省林科院等18家科研院校、涉竹龙头企业共同组建成渝竹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中心建成投运后,将重点围绕优良竹种选育、竹纤维、竹食品等方向开展技术攻关,力争建成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
在宜宾林竹产业研究院,研究人员正在为竹子接种,更换培养基
浙江农林大学竹类研究所所长、宜宾市政府竹产业顾问方伟认为,产业要发展,除了科技创新赋能,人才也是关键。
宜宾学院竹学院作为培养涉林涉竹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人才的摇篮,由宜宾市政府、浙江农林大学和宜宾学院三方共建。竹学院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办学、培训、技能认证等,为宜宾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方伟表示,宜宾要以宜宾竹研院、成渝竹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宜宾学院竹学院为载体,建设一流人才队伍、达到一流科研水平。同时也要积极引进国内竹产业相关人才与企业,助力宜宾竹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