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州:多彩非遗绽繁花 硕果盈枝溢满园
多彩非遗绽繁花 硕果盈枝溢满园——阿坝州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综述
初夏时节,汶川县映秀镇茶山新绿,茶香四溢,每天,这里的村民和游客络绎不绝,他们在“映秀的会客厅”——茶祥子,或下棋或闲聊,饮一杯免费的热茶,享受一份闲适的静谧生活。
2012年,制茶师蒋维明受邀从蒙顶山来到映秀创办“汶川县映秀人民茶业”,于2013年恢复了州级非遗项目“西路边茶(藏茶)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如今,“茶祥子”这座集门店、会客厅、制茶坊与研究中心为一体的建筑群已发展成为“丝路非遗保护传承示范基地”,蒋维明也在阿坝州传承、保护了四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映秀这座小镇,在非遗的浸润中,重生出了灿烂新天地。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让羌族文化的传承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同年10月,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作为灾后重建精神家园的重大工程——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正式挂牌,并于2019年正式升格为保护区。在我州以茂县、汶川、理县为主体,兼及毗邻的松潘县、黑水县。是全国唯一一个以民族整体文化为保护对象的文化生态保护区。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是中国非遗保护工作“金字招牌”,更是阿坝“州之要事”。近年来,全州上下始终把羌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秉持“保护优先、整体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建设理念,不断推动实现“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建设目标。
行耕不辍方结累累硕果。十五载砥砺奋进,保护区内现有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国、省、州级非遗名录237项,国、省、州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26人。羌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急需保护的非遗名录”,藏羌碉楼与村寨进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多措并举 保护区文化不断繁荣
今年四月,由本土青年艺术创作骨干主创的小剧场歌舞剧《云上的呼唤》迎来首演,该剧作为我州重点打造的非遗展演剧目,全方位展示了羌笛、口弦、羊皮鼓等羌族乐器,及建筑、服饰、语言、羌年、莎朗、羌绣、转山会等传承千年的羌族独有的民风民俗,再现了羌民族千年生生不息的民族文化,给观众带来全方位沉浸式观演体验。
作为全国羌族的主要聚居区,阿坝州肩负着世界羌族文化保护传承的伟大使命,一直以来,我州着力抓好机制创新,成立由州委、州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构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1+3+N”的有效机制,通过立法出台《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确保建设工作高效推进;并以项目为抓手,对项目实行分级分类分层保护,打造《羌魂》等非遗展演剧目,启动“非遗+扶贫”“非遗赋能乡村振兴”等项目,开展“藏羌戏曲进校园”等活动,创新方式拓展项目外延。
在抓机制建设与项目实施的同时,我州还严抓队伍培养、阵地建设,并积极搭建平台,抓细产品打造。截至目前,全州共有国家级项目20项、代表性传承人13人,省级项目101项、代表性传承人114人,州级项目552项、代表性传承人499人。建成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1个、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3个、省级非遗传习基地3个,州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34个、州级非遗传习基地42个,非遗工坊107个。与绍兴市人民政府签订《大禹文化传承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展大禹文化研究合作。与上海大学、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四川艺术学院、西南民族大学等高校深化“校地”合作,开展羌绣、羌年、传统工艺等培训,持续推动非遗传承人才培养。
如今,全州已构建起以传承人为主体,以传习基地为阵地,以对口协作为平台,以产品为竞争力的文化生态保护发展格局。
守正创新 保护区文化彰显特色
岷江浩浩荡荡,大禹文化源远流长。汶川作为大禹故里,每年六月初六,当地群众都会自发举行祭祀活动。汶川县深挖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形成了一系列大禹观光旅游产品,创建国家4A级大禹文化旅游区,打造大禹华诞系列活动,大禹文化成为汶川重要的文化符号。
2021年的大禹华诞系列活动上,阿坝州文体旅游局正式发布并解读了《阿坝州禹迹图》。通过禹迹图将我州东部六县串联起来,形成了“禹迹寻根”闭环,汶川与理县、茂县、松潘、小金、九寨沟组成大禹故里联盟,共同打造“大禹故里”品牌。近年来,大禹华诞系列活动内涵不断拓展,治水文化及水生态文明展、共庆大禹华诞非遗展演、研学活动、研讨会等,让该系列活动成为该片区文化生态保护建设的重要阵地,为全州发展全域旅游带来不可估量的内生动力。
十五载实践探索,阿坝州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在建设中坚持自主思维,融入国家战略、服务乡村振兴、深化融合发展、助力藏羌彝走廊建设,抢救性保护成效显著,整体性保护有效提升,生产性保护长足发展,坚守本真,拥抱创新,活态传承绽放时代新韵,探索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三保护一传承”的“阿坝模式”。
如今,阿坝州非遗数据平台成功推出,阿坝州非遗记忆工程持续实施,中华羌族文化文库、羌族语言文字库、大禹数字文库、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持续开展,为保护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立管委会,出台《阿坝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有效推动保护建设各项任务推进,加强立法保障;将非遗工坊与文旅产业、乡村振兴有机融合,不断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了保护区“氛围浓烈”“民众受益”。非遗保护与发展写满“阿坝特色”,为纵深推进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积累下宝贵的“阿坝经验”。
群众参与 保护区文化硕果累累
杂谷脑河畔,一座座碉楼古朴而雄伟,桃坪羌寨在千年风雨中屹立不倒,因其迷宫式建筑群、神秘地下水网和鱼脊背碉楼,被誉为“羌族建筑艺术活化石”和“神秘东方古堡”。穿行“古堡”之中,神秘的东方建筑美学让人沉醉,更抓人眼球的是寨子里的羌绣馆。
绣娘们围坐一堂,绣针在指尖翻飞,五彩的绣线成为笔墨,画出日月星辰、花鸟走兽,画出传统非遗生机勃勃的现代产业路。该羌绣馆正是2014年成立的理县囍悦藏羌绣专业合作社重要的羌绣文化推广阵地,合作社于2021年被评为四川省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如今,工坊与国内众多高校建立起合作关系,产品设计不断迸发传统与时尚相结合的独特魅力;依托薛城镇建设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羌绣博物馆、民族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开展青少儿游学体验、高校研学等活动,激活本土旅游经济,目前工坊总共接待研学10万人次以上;工坊还带动300余名脱贫人员就业,年收入最高达5万元,截至2022年底,工坊开展公益性技能培训共培训1000余人。
以“七抓”工作夯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以“阿坝模式”激发文化保护区活力,阿坝州推动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有序推进,既体现出全州上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自强,又产生了惠民利民的“五大”显著成效。
——在政治效果上,聚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动力。阿坝州于2019年被正式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
——在社会效应上,成功设立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3个,州级4个,县级2个,率先在省内实现文化生态保护区全域全覆盖,构建起文化生态保护体系的四级共护格局。
——在经济效益上,建成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省级基地3个,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重点项目3个。创造近万个就业岗位,羌绣产品年产值达上千万元,藏羌织绣与国际知名品牌合作累计授权达800余万元。
——在文化效用上,保护区内22个非遗传习所得到加强,28个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得到新建,羌族羌绣、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入选首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项目。
——在生态效能上,为岷江上游的生态治理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推动岷江流域的生命共同体建设。保护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39934平方公里。2023年5月,阿坝州正式启动申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守护一方净土,传承民族文脉,构筑各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是时代赋予阿坝州的重大历史使命。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是中国非遗保护工作的“系统工程”,在持续巩固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成果的同时,阿坝还将大力推动河曲马黄河草原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嘉绒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白马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
春风浩荡花千树,文化飘香满阿坝。阿坝,将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全面对接国家和省文化发展战略,打造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典范,树立维护社会稳定、改善涉藏地区治理、增强国家认同的标杆,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阿坝力量。